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实施疫后重振“十大工程”,这项应急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



9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解读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3年行动总体方案,“十大工程”初步谋划项目4572个,估算总投资2.3万亿元,2020年估算投资6413亿元。

“十大工程”聚焦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拟用3年推进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发布会上

省发改委介绍了该委牵头编制的能源提升工程、新基建工程、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产业园区提升工程等四个专项实施方案,包括总投资7731亿元发力新基建。

省财政厅明确了“十大工程”资金筹措方案。

省卫健委介绍,3年内拟实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2247个,规划总投资2545亿元,相继完成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建设,以及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省应急管理厅表示,3年内将建成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在襄阳、宜昌、黄冈建设3个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等。


三大新招推动新基建


“十大工程”中,能源提升、新基建、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产业园区提升等四项工程,由省发改委牵头实施。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介绍,该委牵头编制了四个专项实施方案,其中:

  • 能源提升工程聚焦5项重点任务,即重点推进电源点建设、“两线一点”(陕北至湖北等两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城市供电能力提升、油气基础设施和煤炭储配基地建设等。到2022年底,武汉市城市电网初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拟在武汉、宜昌、鄂州着力打造3个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培育、有序推进以黄石、黄冈、襄阳、荆州、荆门、孝感等市为重点的6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储备建设工程。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打造科技产业园区、推进园区智慧化改造、提档升级乡村产业园等4项重点任务,总投资2500多亿元。

  • 重中之重的新基建工程,总投资7731亿元,将建设5G基站6万个,加快推进全省“四纵四横两斜”高铁骨架网和武汉通达10个方向的高铁通道项目谋划建设,全省高铁新增运营里程440公里,达到2060公里。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67公里,达到500公里(包括有轨电车)。

“为推动新基建和民生应用,我省将用三个新招,即新方法促建设、新举措促融资、新融合促应用。”潘幼成表示,我省谋划编制了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库,将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建设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


市场主体自筹资金占比过半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明介绍,“十大工程”项目筹资遵循分类施策、分级保障、统筹安排、防范风险的原则,比如,对于能源提升、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两类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主要由市场主体投入;对于交通、水利、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补短板工程三类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通过基本建设投资、财政专项、地方政府债券、特别国债、单位自筹、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资。

“十大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23285亿元,其中预计争取中央和省级基本建设投资1331亿元,争取中央专项补助1203亿元,省财政统筹安排599亿元,市县主要通过政府性基金收入统筹安排2739亿元,使用抗疫特别国债358亿元,统筹使用一般债券1152亿元,发行或转贷专项债券3382亿元;项目建设单位和市场主体自筹12521亿元,占比过半。


公卫体系补短板项目开工322个


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杨勇介绍,三年内湖北拟实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2247个,规划总投资2545亿元,现已开工项目322个,在建项目总投资450亿元

我省将突出建立健全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平台等“四大体系、一个平台”。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原则,我省计划2020年完成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2021年完成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建设,2022年底完成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全省已落实补短板工程建设资金542亿元。据介绍,今年我省将重点建成保障秋冬季疫情防控的项目,确保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每个县市至少有2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可转换病区床位从疫情前的不足5000张增加到1.5万张。


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



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属于“十大工程”的第6大工程,由省应急管理厅牵头实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闸源虹介绍了该工程的有关情况:



项目建设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仓储建设,创新储备方式,优化产能布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规模、结构,到2022年,构建起基本满足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项目组成

重点以12个项目即“237”来实施:

  • “2”是指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2个项目;

  • “3”是指在襄阳、宜昌、黄冈建设3个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

  • “7”是指在黄石、咸宁、随州、荆门、荆州、十堰和恩施建设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初步匡算省市两级项目总投资56.54亿元,建设周期2-3年。同时,建议县市政府统筹建设医疗、救灾等应急物资储备库。



项目工作进展
  • 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估算总投资12.5亿元,2020年动工,项目建设周期2年。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可研报告编制,正在编制总体方案和初步设计。

  • 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2021年动工,建设周期2年。目前,已完成摸底调研和实地踏勘,并确定建设思路,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

  • 3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 7座应急物资储备库均已完成项目立项、可研和初步设计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松滋、谷城、沙洋、大悟、通城等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已开工建设。



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是纳入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的重大项目,由中央和省市联合投资建设。主要包括汉南主功能区和洪湖水上救援训练基地两部分。

其中,汉南主功能区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46.7亩;水上救援训练基地位于荆州洪湖市新滩镇,规划用地100亩。

  • 汉南主功能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业务场地及设施约1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一个机构、四个基地”。“一个机构”即应急指挥部,负责区域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资源调度等任务。“四个基地”即综合救援基地、物资储备基地、培训演练基地、航空保障基地。

  • 水上救援训练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5203平方米,业务场地及设施7.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4.7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1万平方米),设置陆地业务综合区及水域救援综合训练区两个子功能区。主要建设装备器材库、业务综合楼、水位调节站以及水域救援综合训练场、演练指挥场等模拟实战训练场地。


  • 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2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费用;建设用地及市政配套设施2.3亿元由地方承担。2020年动工,2022年完成全部建设。



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

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占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依托湖北区位优势和鄂州航空枢纽,构建“三中心一平台”

  • 一是建设华中区域乃至全国最大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实现防汛抗旱、地震救援、地灾应急、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生活类救灾等七大类应急物资的集中存储。

  • 二是构建高端应急救援装备的集配中心,实现高端应急装备的集中管理、功能展示、培训演练、应急投送等功能。

  • 三是打造国内领先的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数据库,实现应急物资产供销企业全链路动态管理。

  • 四是搭建捐赠物资管理平台,将社会捐赠物资信息上链、流向监控,实现捐赠物资全过程透明化、可追溯,有效提升捐赠物资收、发、储整体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应急物资和救援装备的集中存储、统一调配、快速集散、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等功能,形成覆盖全省乃至华中区域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


往期推荐
全文干货,有点烧脑!
黄冈:出实招 见实效
接连4起6死4伤!警惕近期检维修事故多发
揪心!重庆一网红景点突发事故,女子坠落身亡

❒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湖北日报等

❒ 编辑:张源源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关注湖北疫后重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